城市风患
概述
原因
一、气候变化和城市地貌特征使风灾增多
城市街道两侧整齐划一的高楼也往往形成“狭管效应”,使局地风速增大造成风灾,大风还易引发火灾。城市高层建筑密集的地方(楼间距窄的地方),对该地及周围地区的风场结构产生了强烈的影响,会引起狭管效应,使得有些街道上的风特别大,危害行人和行车的安全。城市也有它的小尺度气候,这种小尺度气候与建筑的密度、高度等都有关系。风遇到高层建筑时会改变方向,下沉的风受楼与楼的阻挡,通道变窄,气流穿过时受到挤压,当降到行人的高度就会形成涡流风、穿堂风和角流风三个大风区。道路两旁高低错落的建筑物构成了街道峡谷,这些风往往都汇合在街道峡谷里,就会产生峡谷效应,瞬间成倍提高风速,出现乱流涡旋风和升降气流,甚至会形成街道暴风,会对路人造成伤害。高楼之间的涡流、角流和过堂风区相互作用,还会诱发出瞬间风力很大的楼群风。据现场测试,楼群底层的过道里,瞬间风速能达到外围环境风的3-4倍。过高的楼房会产生风动效应,改变局部的气候。
二、城市社会经济特点使风灾影响大、范围广、损失严重
三、工程设计建设存在的问题
四、园林设计不尽合理
园林设计施工时要充分考虑树木的木材强度、树冠形状、根系分布、树龄、风速、土壤质量、地面铺装、地下水位、光照等自然因素,少选或不选质地较为脆弱、速生、受病虫害侵害的树木,并根据树木的不同特点、栽植的不同地点、方式,采取相应的紧固形式,打桩时坚桩要打深,靠桩与树干的接触点要绑牢、踩实,做好新植树木支撑。特别是风口、风道等易遭受风害的地方挑选根基深的抗风树种,适当密植,采用低干矮冠整形。适当加大栽种深度,促进根系生长,及时修剪枝叶过多、树冠偏心的树木,降低树木承重。此外,要根据当地特点,城市周边设置防护林和护园林,降低风速。